目前我國電機制造工藝已經相對成熟,中小型電機生產自動化程度也基本接近百分百,但是為什么大型電機制造工藝為什么還是如此“落后”呢,今天咱們就看下一臺大型電機是怎么制造完成的。
要建造巨型電機,首先步是要搭建相應的機械工裝和輔助設施。第二步,進行零部件加工和裝配,大型零部件的移動靠吊車實現,一些車、銑、刨等,靠特種機床加工
1.鐵芯壓裝大型電機的定子鐵芯和轉子鐵芯的壓裝過程是靠機器人完成的。機器人的高度可以根據鐵芯疊裝的高度來調整。鐵芯壓裝完成后,由吊車將其運送到下一個工作平臺---定子線圈裝配。
2.定子線圈制造大型電機的的定子線圈最大長度可達十幾米,包絕緣依靠自動包帶機,絕緣處理一般有VPI和熱模壓兩種工藝。
3.定子線圈裝配線圈制造完成后,依靠人工進行線圈裝配。因為線圈細長形狀,且要穿過定子腔內,不便于機械輔助裝配,所以目前基本還是純人工安裝。
4.轉子線圈裝配
同定子線圈一樣,先將轉子線圈繞制成一個線圈組,然后一個線圈組整體嵌入到轉子槽中,一般需要五六個人一起抬著才能裝配。
5.定子機座加工,機座殼體外加工,機座腔內加工。
6.轉子動平衡
7.轉子穿入定子
在電機制造中,同樣的設計結構和同一批原材料所制成的產品,其質量往往有相差很大的現象(鐵耗值相差可達40%,線圈絕緣耐壓強度相差可達80%,電機的使用壽命相差好幾倍。)其所以如此,除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的因素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藝不夠完善或未認真按工藝規程加工。
在當前電機品種的生產規模越來越大,自動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所用電機的運行可靠性和質量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因此,采用合理的工藝方案和工藝方法,并認真執行,是保證電機質量必備的主要條件。生產量越來越大,采用專用的設備和專用的工裝就越多,工藝工作越細致,則生產效率就越高,產品成本則越低,質量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