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扁線繞組的制造工藝因其結構特性(矩形截面導線)與傳統圓線繞組存在顯著差異,需通過多道精密加工工序實現。以下是其核心制造工藝的詳細解析:
一、扁線制備與預處理
1、扁線原材料選擇
材質:高純度無氧銅(純度≥99.95%),表面鍍錫或涂覆絕緣漆(如聚酰亞胺),確保導電性能與絕緣強度。
截面規格:根據電機功率需求,扁線截面尺寸通常為 0.5mm×2mm 至 5mm×10mm,公差控制在 ±0.02mm 以內。
2、扁線預處理
退火處理:通過高溫退火(300-500℃)消除銅材冷拉加工后的內應力,提升柔韌性,避免成型時開裂。
絕緣層處理:部分工藝需對扁線端部絕緣層進行剝離(如激光剝漆或化學腐蝕),為后續焊接做準備。
二、扁線成型工藝(核心環節)
1、發卡式扁線成型(Hairpin Winding)
適用于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等大功率場景,通過 “發卡” 狀繞組降低端部銅損。
成型步驟:
直線段成型:扁線經數控折彎機加工為直線段,長度根據電機定子槽距精確計算(誤差≤0.1mm)。
拐角成型:采用多軸聯動設備將直線段兩端折彎為 U 型或 W 型,形成 “發卡” 結構,拐角半徑需匹配定子槽型(通常為 3-5mm)。
精度控制:發卡尺寸公差需控制在 ±0.05mm,以確保多根發卡嵌入定子槽時的緊密配合。
2、連續繞制成型(適用于中小功率電機)
工藝特點:通過專用繞線機將扁線直接繞入定子槽,無需預成型發卡。
關鍵設備:多軸數控繞線機,配備扁平導線張力控制系統,避免繞線時絕緣層破損。
三、定子槽嵌線工藝
1、發卡式嵌線(以新能源汽車電機為例)
步驟1:分組插入:將成型的發卡逐組嵌入定子槽,每組發卡需按相序(A/B/C 相)排列,避免短路。
步驟2:擴口與整形:通過液壓或機械裝置將發卡端部擴口,使相鄰發卡緊密接觸,形成完整繞組回路。
難點:定子槽滿率高(70%+),需確保扁線嵌入時無變形或絕緣破損,通常借助真空壓力浸漆(VPI)固定繞組。
2、連續繞制嵌線
繞線機直接將扁線繞入定子槽,槽內鋪設絕緣紙(如 Nomex),繞線后通過綁扎帶固定繞組端部。
四、繞組連接與焊接工藝
1、發卡式繞組焊接(關鍵工序)
焊接位置:發卡兩端出頭需焊接形成三相繞組回路,常見于定子端部。
焊接工藝:
激光焊接:精度高(焊點直徑≤0.3mm),熱影響區小,適用于薄扁線(厚度<1mm),如特斯拉電機發卡焊接。
電阻焊(凸焊):通過電極加壓與通電,使多根發卡端頭熔合,效率高,適用于厚扁線(厚度≥2mm)。
銀釬焊:高溫下使用銀焊料連接,強度高,但需控制焊接溫度(600-800℃)避免絕緣層損壞。
2、連續繞制繞組連接
扁線首尾端通過端子壓接或搭接焊接,需確保接觸電阻<1mΩ,避免發熱損耗。
五、絕緣處理與固化
1、槽內絕緣強化
定子槽內鋪設多層絕緣材料(如聚酰亞胺薄膜 + Nomex 紙),槽口用絕緣楔固定,防止扁線磨損。
2、浸漆與固化
真空壓力浸漆(VPI):將定子浸入環氧樹脂漆,通過真空抽氣與壓力灌注,填充繞組間隙,提升絕緣強度與散熱性。
固化工藝:120-180℃高溫烘烤 4-8 小時,使漆液完全固化,形成整體絕緣層。
六、質量檢測與工藝難點
1、關鍵檢測項目
尺寸精度:發卡成型后需通過三維掃描儀檢測拐角角度、直線段長度,公差≤0.1mm。
絕緣耐壓:繞組需通過 1000V 以上耐壓測試,漏電流<1mA。
焊接強度:焊點拉拔力需達到扁線自身強度的 80% 以上,接觸電阻≤50μΩ。
2、工藝難點與解決方案
扁線成型開裂:通過優化退火溫度(如分段退火)和折彎模具圓角(R≥2mm)減少應力集中。
焊接虛接:采用激光焊接 + 在線電阻檢測,實時監控焊點質量。
高槽滿率嵌線:使用自動插線機配合定子槽預擴張技術,降低嵌線阻力。
七、工藝發展趨勢
1、自動化與智能化
發卡成型、焊接工序逐步采用工業機器人(如六軸機械臂),提升精度與效率(單臺電機繞組加工時間從傳統圓線的 2 小時縮短至 30 分鐘)。
2、新型材料應用
扁線絕緣層采用耐高頻脈沖漆(如聚酰胺酰亞胺),適應高速電機(轉速>10 萬轉 / 分鐘)的耐電暈需求。
3、低成本工藝創新
開發“扁線 - 圓線混合繞組” 技術,在端部使用圓線降低焊接難度,適用于中小功率家電電機。